为二十大动员,习近平再释中共前行姿态与行动逻辑******
(近观中国)为二十大动员,习近平再释中共前行姿态与行动逻辑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李京泽)7月26日至27日,中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次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重要主题的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中共党建学者认为,此次会议是党代会前的一次重要吹风会,面向党内关键少数,习近平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作全面动员和部署,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同时,也对外传递出中共未来的前行姿态与行动逻辑。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外界注意到,关于中共二十大,习近平用三个“事关”强调大会的重要性: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还强调,新征程上,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这一为二十大定调的表述具有明确的指向作用,也正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键性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表示。
从中共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详细阐述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他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总结十九大以来的5年时,他表示“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这8个字里,饱含社会的共鸣:千年小康与百年中共“相遇”,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具体可感;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在斗争中得以维护……有评论指出,一件件具体的事件串联起每个人的共同记忆,共同构建起全党全国面对未来的信心。
在中共历史中,党代会不仅是对一段时间内事业的总结,也是谋划未来的思想动员会。在讲话中,习近平向全党明确二十大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回溯过去,中共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如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未来5年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强调,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将是党的二十大面临的关键任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际国内大势的分析表明,党的二十大对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在步骤上会更加具体,并将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未来的风险与挑战同样“风高浪急”,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对于一个百年大党而言,在未来道路上应保持何种前行姿态?对此,习近平在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具体挑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时刻不能放松。”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指出,这场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党建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向外界明确传递出中共面向未来的“赶考”姿态,这一清醒认识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进一步表示,这一前行姿态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和自觉,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征程上将继续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对过往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的展望,党建专家认为其背后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行动逻辑:为了人民。在讲话中,习近平特别强调,“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张希贤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以人民为中心”到“人民至上”,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到“一切为了人民”,“人民”二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的主线一以贯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杨金海认为,“在新征程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前行姿态与行动逻辑和奋斗目标、初心使命相互映照,始终如一。”(完)
打造数字生活“新入口”,数字社区加速推动数实融合******
你的数字生活有哪些“打开方式”?邮箱、浏览器还是app?随着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入网上云”的方式也更加多元,沉浸式的数字社区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选择。
工信部下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区这一新型网民生态圈正成为数字生活的“新入口”与数字经济的载体。
2023年1月5日,在辽宁省凌源市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人员用直播方式推介凌源百合。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
报告指出,数字社区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海量数据为流通要素,以先进的数字化交互手段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打造高互动的数字生活场景,建立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信任连接,从而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新型互联网社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说,当前,数字社区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图文和语音转向以短视频、直播等为主,交互更实时、场景更丰富等特点,催生了消费、生产新业态、新模式。
让消费更“可感知”。什么样的羊绒最亲肤,羊绒毛衣如何洗护?通过在直播间进行内容输出,服装品牌“三只小山羊”2022年“双11”成交额创新高。“三只小山羊”创始人杨玉勇告诉记者,通过短视频内容分享,可以将消费者带入穿、洗、护等多种与服装相关的生活场景。消费者的感知更多元,对品牌的信任就更多,连接就更紧密。这就是数字社区推动消费的实践。
2022年8月9日,在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的葡萄种植园,工作人员直播推销葡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新年伊始,快手发布“村播计划”,通过幸福乡村带头人评选等多种方式,扶持农村优质主播成长,推动农产品销售。过去三年,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项目在全国发掘和扶持超过100名乡村创业者,通过数字社区模式累计带动1万多户百姓增收。快手科技副总裁宋婷婷表示,下一步将借助数字社区做好主播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让产业运行更高效。面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家具供应链,如何精准锁定产能、筛选合适供应商、洞察用户需求是林氏木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钉钉平台打造产业链数字社区,企业将供应链质检、装车运输等20多款应用与生产连接。“运营人员可通过实时报表调整采购计划,生产供应商可及时备货,实现上下游的协同。”
《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数字社区具有普惠、连接、效率和信任四大特征,将生产要素在数字世界连接成多个内容模块,形成内容生态,催生更多数字化服务。
“数字社区的每个内容板块背后都连接着多条产业链,各条产业链覆盖产品或服务供给的全链路。”敖立说,数字社区不断扩展、丰富人们的交互空间与生活生产消费方式,其间孵化、催生的大量技术场景赋能到实体产业,成为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产品形态。
“大力发展数字社区,打造具有高互动特点的数字生活场景、产业场景,将推动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实体企业在产业互联网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